三重位於高速公路的起終點,南來北往交通便利,又以一水之隔與繁榮的台北市相鄰,這兩種優越的條件,讓三重成為全省移民最多的城市。當時台北橋下有個全省最大的人力市場,成千上萬的三重人每天越過台北橋,為台北市的建築與繁華貢獻心力,直到如今。
民國六、七○,正是十大建設經濟起飛的年代, 1969年,在當時省主席謝東閔先生的「客廳即工廠」主張下,三重也全面動起來,小型工廠座落在鄰里巷道間,三步一家五步一間,從事的大多是螺絲、鑄模、點焊、電鍍、車床、塑膠射出等半製成品的工業零件,大規模的產量,撐起了全省機械工業零件的半邊天。除了實質的經濟利益外,也讓三重順利從農業鄉鎮轉型為工業城市。黑手創業白手興家,三重人胼手胝足奮鬥不懈,讓家園在短短的八十餘年間,成為淡水河畔最璀璨的明珠。
有「七橋之都」美譽的三重,未來將以科技產業為發展的主流,歡迎您加入我們的行列。